秋
有望穿秋水的期待
也有意想不到的惊喜
人间朝暮 叶落惊秋
那朵《壮丽的云》
即将绽放
上周末,“我心中的那片云”——走进原创芭蕾舞剧《壮丽的云》圆满举行,在总编导、编剧苏时进,副总编导刘福洋两位主创老师的创排分享中,在苏芭演员们的精彩舞段展示中,现场和通过直播收看的各地观众对舞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苏芭将结合各界的反馈与建议,对作品进行细节打磨,期待金秋绽放!
王小燕
国家一级演员,全国第十二届政协委员,中国舞蹈家协会原副主席、国务院“政府津贴”获得者、中国突出贡献舞蹈家、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、全国“最美志愿者”、中国民族民间舞专业委员会副主任、吉林省文联副主席、吉林省舞蹈家协会主席等。
这种演出(直播)形式,由导演先行诠释舞剧的主题内容、艺术理念和重要意义,包括创排心路直至舞台呈现的历程。苏导激情澎湃的讲述和副总编导刘福洋的精彩互动,给予观众强大的情绪感染力。关于舞剧歌颂两弹一星伟大事迹的选材,从科学家和科学研究这个角度表现难度是很大的,也是常人不敢挑战的。当时听苏导说起这个剧,就非常期待。
通过苏导的介绍和演员们的展示,我觉得剧情设计和结构很好。同时舞段让我非常震撼,这些芭蕾舞演员能够驾驭多元的舞蹈种类,把当代舞、现代舞、古典舞、民族民间舞都融入到了芭蕾,打破了芭蕾原来固定的东西,所以舞段一出来,就不仅仅光看脚尖儿了,它是全身肢体的情感表达,是特别大的一个突破创新。
我记得苏导说过一句话:“创新来自人物的需要。”我觉得这句话特别经典,特别有意义,太有哲理性了,我也给记下来了。因为我也非常有感触,我的东北秧歌很多动作的产生,包括一些创新步伐,其实完全就是来自人物的需要。那段离别的双人舞,就不像传统芭蕾那样,为了托举而托举,为了动作而动作,而是完全从人物情感出发,在准确地表达了离别之情同时,创新了芭蕾的形式。
另外我也非常认同苏导说的,无论什么舞剧,得让老百姓能看懂,高雅艺术要走近人民,就是苏导反复强调的要以人民之心创作艺术作品。这部剧正是以芭蕾语言来讲好中国故事,期待不久后能够观赏全剧。
安立勇
国家一级演员,硕士研究生导师。现任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,黑龙江省舞协副主席、大庆市舞协主席等。代表作品:《花棍舞》《拥抱辉煌》《乡土、乡情》《满江红》《花儿为什么这样红》等;创作作品曾荣获全国第六届“桃李杯”舞蹈大赛“园丁奖”;第七届中国舞蹈“荷花奖”舞剧舞蹈诗编导金奖等。
今天的讲座活动实在是太震撼了!我一边学习,一边赞叹。这种创新实验模式之路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。通过苏导的讲述和部分舞段的呈现,让我看到了什么是舞蹈,什么是艺术,什么是文化,什么是信仰!
所谓科学求真,艺术求美。因此我们看到很多舞蹈舞剧都在求美,但千人一面的美我们不认同。我们也要求真。而在《壮丽的云》是苏芭献礼二十大的精品力作,歌颂了我们的英雄,赞美了我们的祖国,这种视角是一种大爱和博爱。
刘捷
清华企业家协会成员
苏州清华企业家商会理事
苏州园区新媒体协会副会长
给苏老师点三个赞:
一、全新故事,打开国人一想到芭蕾舞就只是《天鹅湖》《胡桃夹子》;也打开了国产芭蕾讲述解放前的故事,如《白毛女》《红色娘子军》。《壮丽的云》讲述了新中国老一辈科学家的故事。故事里个人与家庭,个人与团队,主角与配角都体现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。
二、形式创新,这个我是外行,但是感觉表现力十分丰富,融合了歌曲、现代舞、民族舞、芭蕾舞等不同的表达方式。音乐一起,一种憧憬的心情就油然而生。
三、创新的价值。现场看到苏导激情澎湃的讲述,深深为他的思想深邃,创新的天性和对真理的追求所感染。《壮丽的云》是中国芭蕾与科学界的跨界创新,也是世界芭蕾舞的创新。